5月16日,市委召开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座谈会。
市委书记、生物医药产业链链长杜小刚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因地制宜、超前布局,围绕重点、持续用力,加快打造生物医药地标产业,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城市范例注入新动能、厚植新优势。
市领导周文栋、吴建元,各市(县)区、无锡经开区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或分会场参加会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将生物技术列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一批新的增长引擎的重要内容,为我们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省委省政府将生物医药作为全省重点发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对无锡等6个地市提出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要求。
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焦点赛道,也是无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关键路径。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由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生物医药产业链链长,逐年研究、逐年部署、逐年推进,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充分表明无锡要把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为世界级产业链的雄心壮志。
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抢抓发展机遇、坚定发展信心,加快固优固强、补短补弱,把无锡逐步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和国际研发赛场。
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投入大、安全门槛高、细分领域多,必须保持强大定力、坚持聚焦重点,锚定大方向,选准发力点,一干到底、干出成效。
一要聚焦创新、下定决心强能力。围绕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功能性化妆品、生物医药新基建等细分领域,进一步完善规划、优化措施,加快实施新一轮高企培育行动计划,打造更多重点产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和关键领域“隐形冠军”,布局更多重大公共技术平台、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审评审批平台,建设更多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的区域性智力密集型创新载体,多种形式组织实施“太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创新行动,提高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效能,努力把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顶天立地的地标产业。
二要聚焦人才、下定决心补短板。坚持全面引才、高效育才、贴心助才,更有针对性地实施“太湖人才计划”,建立健全生物医药产业人才需求评估机制,密切对接国内外先进城市,依托科创飞地等平台,用好柔性引才方式,深化与江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的市校共建,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甚至“一人一策”推出专项支持政策,为朝阳产业集聚更多朝阳人才。
三要聚焦差异、下定决心创特色。聚焦差异化路径,全面落实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按照“产业集群+特色园区”模式和“一园一特色”定位,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引导各生物医药园区错位协同发展,支持鼓励我市企业到海外市场中“抢订单”“抢份额”,加强数字领域、生物医药领域企业平台联动,打造专业化的特色园区、国际化的特色产品、数字化的特色模式,不断增创生物医药产业的特色优势。
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对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要点,抓好落实、形成长效。
要优化专班机制、强化部门协作,坚持围绕大局、同向发力,抓紧摸准摸透产业发展普遍性规律,聚焦产品通关、上市审批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强化交流平台建设、争取便利政策落地,建立健全专项统计监测体系和专项督促落实体系,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要优化投资渠道、强化产融协作,盯紧融资成本和融资渠道双向发力,推出更多服务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及上市企业提质的专项政策,形成覆盖“募投管退”各环节的生物医药基金支持体系,全面提升企业融资的有效性、稳定性、可得性。
要优化产业环境、强化市场协作,尽快拿出专项举措支持服务重点骨干企业发展,更好发挥市医疗康养集团作用,不断提升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等品牌活动档次,让市场的“无形之手”与政府的“有形之手”紧密握手,共同擦亮生物医药产业的“无锡名片”。
会上,市科技局汇报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情况、三年行动计划及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相关板块、专班成员单位、生物医药园区、企业、基金代表作交流发言。